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、爱国主义者、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。今年11月12日是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,为缅怀中山先生的历史功勋,学习、继承和发扬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、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,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的伟大历程,7月16日我馆“中山讲堂”第111讲邀请了山东大学历史学博士、香港理工大学语言学博士谭世宝教授作题为“天下为公:从尧舜之道到孙中山的革命追求”的纪念讲座。 谭世宝教授是国内研究孙中山历史的专家,去年10月,他曾到我馆主讲“汉字文化财富的返本创新——从孔子到孙中山乃至当今的中华国学承传基础新研究”的讲座,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。 本次讲座,谭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切入,探讨了“天下为公”这一政治思想的来龙去脉,说明了“尧舜之道”对中国政治的影响,论证了孙中山革命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超越:继承传统文化“天下为公”的大同理想,提出建立“大同世界”的创想;继承传统文化的民族观,提出“民族主义”理论;继承传统文化“民为邦本”思想,提出“民权主义”理论;继承传统文化“平均平等”思想,提出“民生主义”理论。而以“三民主义”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,正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,不断创新向前的社会进步表现。以澳门为例,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文化和民生巨变,证明了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不仅体现在政治方面,更加体现在生活方面。此外,谭教授还介绍了孙中山的诞辰纪念日、生辰八字、名字别号等趣闻,并推荐了多部书籍,引起了读者们极大的兴趣。 “世界潮流浩浩荡荡,顺之者昌、逆之者亡”。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争取民族独立、推动社会进步、追求人民幸福,不愧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。中山先生的思想,对今天的中国实现“中国梦”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。“革命尚未成功,同志仍需努力”,愿中国人民不断前进,愿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复兴!